交通兴 昭通兴——公路琐记
同时,通过普查,提出了核定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系统方法,锻炼了环境保护队伍。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共分检查摸底、集中整治、省辖市验收、省级督查等四个阶段,主要整治对象为铅锌矿采选、铅冶炼、含铅蓄电池制造、废旧含铅材料回收、涉铅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以及接管涉铅企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厂等可能造成铅污染的单位。按照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从现在开始,市环保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五个月的涉铅生产企业环境专项整治。
重点检查其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制度执行、治污设施运行、达标排放、含铅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处置、应急预案制定落实等方面情况占用20年以上的,按不低于20年或工程设计服务最高年限赔偿和补偿。《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与《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办法》相配套。对占用海域的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占用年限低于3年的,按3年赔偿和补偿。如果在海上施工或行船,不慎破坏了海洋生态,相关责任单位将被追究对海洋生态的损害赔偿。
根据该方法,各类工程施工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影响的或对自然景观 、自然保护区和珍稀动物造成严重影响的,其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年限均按不低于 20年计算。占用3年~20年的,按工程设计服务年限赔偿和补偿。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将全国592.56万个普查对象与环境有关的基本数据录入普查信息数据库,并编制了统一的编号代码,可根据需求按行业、地区、指标等不同类型分组进行数据检索和查询,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吨。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2010年2月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司长马京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 果,并答记者问。工业固体废物为4914.87万吨。
根据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万吨,氨氮为172.91万吨,重金属0.09万吨,总磷为42.32万吨,总氮为472.89万吨。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基本情况我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同时,通过普查,提出了核定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系统方法,锻炼了环境保护队伍。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接纳主要水污染物数量大,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普查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查实了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区域和行业特征以及治理情况。造纸、纺织等8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3%,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6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和93%。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00万吨,氮氧化物为1797.70万吨,烟尘为1166.64万吨,工业粉尘为764.68万吨。
四是强化了环境保护基础工作。三是掌握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状况。
为改革现行环境统计调查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次普查还首次系统掌握了我国第三产业主要污染行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
普查首次将农业源、县级政府所在地以外全部城镇的生活源以及垃圾处理厂的渗滤液等纳入调查范围,在科学制定污染物产排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各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英国卫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第一个问题,人们都说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曲线的关系,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污染会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对于中国来说,它的污染有没有达到峰值,或者什么时候将达到这样一个峰值?第二个问题,去年关于重金属在中国也有许多相关报道,尤其在铅方面的污染问题,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数据都没有得到准确的报道或者衡量,这是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问题,就此我想问一下,您是否有信心保证这次的普查数据是准确的,失误率和偏差率是多少,如何保证地方政府及官员们跟你们讲的完全是实话?[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我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请普查办主任来回答。所以,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计划,并扩大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在人均不到3000美元的时候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中国走的是不同于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发展的路子,所以中国有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的时候将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污染与经济发展在学术界里被认为是有一个曲线的关系,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子看,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污染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
由于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把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纳入了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能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总量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2010年2月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司长马京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果,并答记者问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司长马京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果,并答记者问。由于中国走的是不同于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发展的路子,所以中国有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的时候将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
污染与经济发展在学术界里被认为是有一个曲线的关系,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子看,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污染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英国卫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第一个问题,人们都说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曲线的关系,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污染会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
所以,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计划,并扩大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在人均不到3000美元的时候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把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纳入了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能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总量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对于中国来说,它的污染有没有达到峰值,或者什么时候将达到这样一个峰值?第二个问题,去年关于重金属在中国也有许多相关报道,尤其在铅方面的污染问题,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数据都没有得到准确的报道或者衡量,这是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问题,就此我想问一下,您是否有信心保证这次的普查数据是准确的,失误率和偏差率是多少,如何保证地方政府及官员们跟你们讲的完全是实话?[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我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请普查办主任来回答实际上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可能是很多记者朋友关心的,就是如何确保这次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司长马京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 成果,并答记者问。第四,由当地的环保部门进行会审。
第二次大规模核查是在普查数据填报以后,已经报给当地环保部门了,我们做了填报数据质量的全国性核查。在企业填报这个关键环节,按照我们制定的技术规范,要求企业填报的数据要经过五级审核。
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国家来讲,国务院发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行政法规,对普查的主要原则和普查对象、普查的工作人员、普查机构的职责任务都作了明确的界定。三次核查我们组织了参加这次普查的国务院有关十个部门共同进行核查。
第三,由普查指导员进行审核。首先是填报人的审核,企业自身对这个数据进行审核。最后一次是数据录入和汇总数据阶段的质量核查,一共抽取样本区2195个,总计样本数42.24万个,合格率98.84%。据我了解,全国性的大规模普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技术方案的这还是第一次。
根据国务院这两个重要的规定,全国普查办制定了九项技术规范、五项工作细则,来具体规范指导全国的普查工作,这样统一我们的工作进度、工作程序、技术要求。样本单位是14.17万个,合格率是90.7%,入户清查的各种差错率在质量控制标准之内。
[英国卫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第一个问题,人们都说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曲线的关系,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污染会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第二,国务院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
第二,由普查员进行审核。最后再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确保填报数据的质量。